李白写的绝美诗句(李白写的有关于清明节的诗)
-
大家好,关于李白写的绝美诗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李白写的有关于清明节的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李白写关于虞姬的诗句
1.描写虞姬的诗句
《虞姬怨》
年代:唐作者:冯待征
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
逢君游侠英雄日,值妾年华桃李春。
年华灼灼艳桃李,结发簪花配君子。
行逢楚汉正相持,辞家上马从君起。
岁岁年年事征战,侍君帷幕损红颜。
不惜罗衣沾马汗,不辞红粉著刀环。
相期相许定关中,鸣銮鸣佩入秦宫。
谁误四面楚歌起,果知五星汉道雄。
天时人事有兴灭,智穷计屈心摧折。
泽中马力先战疲,帐下蛾眉□□□。
君王是日无神彩,贱妾此时容貌改。
拔山意气都已无,渡江面目今何在。
终天隔地与君辞,恨似流波无息时。
使妾本来不相识,岂见中途怀苦悲。
《濠州七绝虞姬墓》
年代:宋作者: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龚宗伯座中赠优人扮虞姬》
年代:清作者:杜濬
年少当场秋思深,座中楚客最知音。
八千子弟封侯去,唯有虞兮不负心。
《虞姬墓》
年代:宋作者:范成大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
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虞姬》
年代:明作者:周玉箫
先刎谢重瞳,差强隆准公。
应为松与柏,岂化草芃芃。
《虞姬》
年代:明作者:朱静庵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2.描写虞姬的诗词1、[宋]苏轼《濠州七绝虞姬墓》原文: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释义:帐幕下佳人擦着泪水的痕迹,城门前兵勇的士气很足。
大败之后没有背叛君王的人,唯独只有虞姬和郑君。2、[清]杜濬《龚宗伯座中赠优人扮虞姬》原文:年少当场秋思深,座中楚客最知音。
八千子弟封侯去,唯有虞兮不负心。释义:少年的时候在秋日有寂寞凄凉的思绪,只有客居他乡的人才能理解。
众多的富家子弟都封拜侯爵追求显赫功名,只有虞兮没有背弃情义。3、[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五虞姬墓》原文: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释义:宣布叛离和战死的人多到国家都已经亡了,势力收到了严重的损失命令已经没有人听了。
艰苦困难的时刻只有虞姬能够同甘共苦,谁能派幕友调兵遣将去抵挡刘邦呢?4、[宋]范成大《虞姬墓》原文: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释义:刘邦项羽的家人们都很可伶,即使是英雄也没有办法能够保护好美人。戚夫人的葬身之处有人能知道吗?比不上虞兮好歹也有个墓地。
5、[明]朱静庵《虞姬》原文: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释义:项羽力气用尽的时候霸气也耗尽了,四面楚歌环绕漫天遍野都是遗憾。虞姬的忠烈之魂变成原野上的荒草,东风也不能把它吹到刘邦的郊野。
3.关于虞姬的诗句有哪些北宋诗人苏轼《虞姬墓》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破沛公.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清朝诗人袁枚《过虞沟游虞姬庙》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江苏沭阳人,有袁枚留诗为证。
写得最好的是诗人一牛的《虞姬》千字长诗,堪比《长恨歌》。该诗也是唯一一首描述虞姬一生的诗,难能可贵处是古风体掺以现代修辞手法,排比格调是古体诗所无有的,探讨欣喜中。
秦朝末虞姬年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人称“虞美人”。今沭阳县(沭阳,隶属江苏省宿迁市,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颜集乡人,一说绍兴县漓渚镇塔石村人。
据《江西吉安庐陵项氏家谱》记载:虞后生时五凤鸣于宅,异香闻于庭,生于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虞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
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史书中虽然没有介绍虞姬的结局,但后人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
她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虞姬,这个美丽的名字,将是我们心目中不朽的传奇。
4.有关虞姬的诗句1四面楚歌已响起,有多少人为你而泣。
即便身陷十面埋伏,你也可以乘舟东去。但你漫拭英雄泪,温语与姬别。
挥剑自刎乌江岸,空留千古后人叹。可敬豪气比天,可赞柔情胜水。
2楚歌难掩霸王气乌江之畔魂何依且化奔腾东流水年年月月待虞姬3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乌江岸魂犹望江东4【诗歌·唐风宋韵】沁园春·思项羽【编辑推荐】遥忆当年,秦室身微,天下怒兴。有沛中高祖,斩蛇义起;霸王项羽,巨鹿鏖兵。
逐鹿中原,咸阳约定,证取豪中世上英。鸿门宴,一时千古恨,分划沟鸿。
风烟楚汉相争。历五载、双军垓下逢。
叹乌骓已逝,十方汉帜;虞姬犹伴,四面楚声。义气悲歌,宁求身死,不与江东父老重。
乌江畔,水流融碧血,一世英雄。5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6传说中的项羽他的眼晴是重瞳他说:我也可以取而代之于是,整个阿房宫没有了包括一个王朝没有人可以抵挡他的步伐但仍倒塌在流氓的手里刘邦说:分一杯给我吧~~在乌江,你悲怆的低下头是哪位兄弟要了我的首级以邀功以新的主子炼狱里咆哮声是唯一的怒火只是为了虞姬还有四面的悲怆楚歌乌龙驹沉入了永远的海底千百年来有一个女子一直呼喊着你的名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唯袁枚:《题虞姬庙》诗: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5.赞美”虞姬“的诗词有哪些古往今来赞美虞姬的诗层出不穷,主要有以下几首:虞姬墓【宋】苏轼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五虞姬墓.[宋]苏辙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过虞沟游虞姬庙 [清]袁枚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虞美人 [清]何浦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虞姬,秦末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史称“虞美人”,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相传容颜倾国倾城,文武双全,舞姿楚楚动人。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不离不弃。
史书中虽然没有介绍虞姬的结局,但后人根据项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2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的美丽神话。
并且据《楚汉春秋》记载:虞姬也和了一首诗: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参考资料《诗词名句网》:/。
6.写项羽虞姬的诗1楚歌难掩霸王气乌江之畔魂何依且化奔腾东流水年年月月待虞姬 2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乌江岸魂犹望江东 3【诗歌·唐风宋韵】沁园春·思项羽遥忆当年,秦室身微,天下怒兴。
有沛中高祖,斩蛇义起;霸王项羽,巨鹿鏖兵。逐鹿中原,咸阳约定,证取豪中世上英。
鸿门宴,一时千古恨,分划沟鸿。风烟楚汉相争。
历五载、双军垓下逢。叹乌骓已逝,十方汉帜;虞姬犹伴,四面楚声。
义气悲歌,宁求身死,不与江东父老重。乌江畔,水流融碧血,一世英雄。
4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需要一首描写项羽和虞姬的诗,和一些曹操写的项羽和虞姬的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曹操的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于建安十二年秋)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8.描写虞姬的句子没有丝竹,有的只有项羽低低的吟唱。
这就足够了,虞姬微微一笑,她要跳一支绝美的剑舞,让项羽永远记住自己。项羽的郁闷随歌而出,虞姬的忧伤由舞承载。
她的忧伤太重了,所以,只能由剑舞承载。幽幽红颜,森森剑影,伴着四面楚歌的韵律……虞姬舞着,想着,似乎回到了以前。
她不再刻意于动作,只是听任心手交应:一路的桃花依次绽放,一路的风情千般妩媚,一路的血流淙淙如水,一路的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剑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泪……虞姬漫随着思绪起舞,似在江东,似在中原,似在函谷关……项羽也有些恍惚,他眼中只有如电的剑光和如花的虞姬,似乎也回到了从前……舞到最后一式,虞姬顺势用宝剑在颈间一抹,雪白雪白的颈上立即沁出殷红殷红的鲜血,美的有些不真切。
“吴越薄钢锻剑,果然是天下无双的宝剑!”虞姬凄然一笑,软软的倒下。“霸王是不该流泪的。”
但是在她倒地的一瞬间,她分明看见项羽的眼里喷涌出泪水。“不管以后怎样,我不会拖累项王了……而且,这世上也不再有如此的剑舞,我给项王留下的舞影无人能仿,因为,即便后来还有舞技再高超的舞者,也不会再有我这般欣慰和悲哀交织的心绪……”乌骓长嘶,和着楚歌,在呼唤虞姬……当拔山扛鼎的传说成为泛黄的书页,当惊虹掣电的乌骓化为东去的江水,虞姬,这位普通的江东女子,以一支剑舞,将自己平凡的一生,演绎成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二、李白的经典诗句
1、「行路难三首」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2、「长相思」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3、「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蜀道难」李白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6、「采莲曲」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7、
南阳送客
斗酒勿为薄。
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
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
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
临歧空断肠。
8、峨眉山月歌
峨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附:李白在唐诗中10大最经典诗句!
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油天姥吟留别》
李白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个诗人那么简单。他变成一则如风的传奇,吹拂着我们,使我们拾不得睁开现实的眼睛。
念他的名字,四壁间便彷佛溢满酒香。
念他的名字,胸怀里便彷佛擂动着豪气的鼓。
念他的名字,尊贵的帝王御手调羹。
念他的名字,掌权的高傲奴才也为他脱革化。
低声,念他的名字,他们看见水月轻晃,连死亡也也因为他变得浪漫,柔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请暂且放下一些琐事,让我们同天上谪仙人——李白,共醉一场绝美不似人间的酒宴。
2.生平梗概: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出生在碎叶(唐朝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今哈萨克境内),生于唐武后大足元年,卒于肃宗宝应元年,年六十二岁。大约五岁那年,李白随父迁居到蜀中的江油,年少;的李白博览群书,很快学会了写诗作文。那时,苏为益州长史,对李白的才华相当讶异,他说:「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学,可比相如」。大约二十五岁,李白开始漫游蜀中的名胜古迹,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告别四川,沿长江而下,漫游各地,他说自己年轻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又曾在今湖北安陆住过相当长的时间,所谓「酒隐安陆」,在此期间,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中原到处游览饮宴,更「学剑来山东」,寓家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等会徂徕山,酣饮纵酒,号竹溪六逸。可见其生活的一斑。李白的这段漫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他的许多诗都已充份显示他的艺术才华。天宝初年,他应召八京,贺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玄宗对他很重视,让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诏诰。后来李白被高力士所谗,玄宗赐金让其还山,浮游四方,与杜甫成为莫逆之交。
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队伍,想协助他平乱,从来,肃宗忌之,杀李璘,李白因「从逆」被补,理当杀头,由于得到朝中大将郭子仪的营救,才免除死罪,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遇赦而还,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漫游。这次漫游历时三年多,地点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相传他醉欲捞水中之月,因溺死。
3.代表著作:
春夜宴桃李园序:本文选自李太白集,虽名为序,但与序跋不同,应属杂记类古文。李白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往往独辟蹊径,颇具特色。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宴酒咏诗的寻常场景,但李白却下笔不凡,于诗情画意中别见一番豪迈之气。
文章开篇,既不写春,也不点宴,而是宕开一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两句整饰工丽的骈文,抒写天地之博大,光阴之永恒。「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如梦之人生,面对着永恒的时空,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将人们从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园纵情欢娱的场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揽月,赏花咏诗,高谈畅饮之际,更当如惠连、康乐一般述志写情,一泄胸中奇才壮采。全文明快欢畅之音转为泪扬奔放。「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诗人们任兴所趋,尽情地诉说自己生命的美丽、信心和渴望。充满了对自我豪迈的肯定。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措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长相思:
『长相思』,乐府『杂曲歌辞』旧题。题意取自古诗:「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这首诗描写思妇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深沉含蓄,韵律参差错落,艺术上很有创造性。同时,又采用典型景物的烘托、渲染,很好地表达了思妇的离别之苦。
【关山月】为乐府鼓角横吹十五曲之一,多写离别的感伤,李白此诗沿用乐府古题,反映战士们戍守边疆、思念家乡的心情。气象雄浑,令人赞赏。
赠孟浩然;孟浩然(六八九——七四O),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是盛唐著名诗人。隐居当地鹿门山,在四十岁时才出游京师,很受当时上层人物的赞誉,但终未出仕。这首诗赞扬孟浩然不愿仕宦、醉酒隐居、风流儒雅的个性和生活。从中二联看,本诗当是在孟浩浩然离开长安归襄阳后所作。
《蜀道难》,乐府相和歌辞旧题。齐梁以来,诗人多以此题描写蜀道的艰险。李白此诗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上都远远超出了以往的同类作品。它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线,抓住沿途各处的景色特点来展示蜀道之难和山势的高危;用泼墨山水式的笔力,酣畅淋漓地描绘出山川的壮丽;以丰富的想象,将神话、传说与现实融为一体。诗人还设想,万一有人据除险守关,便会为非作歹,从中寄寓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全诗句式长短错落,音节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豪迈奔放,堪为李白浪漫主义诗篇的代表作。
《清平调》是唐代大曲名。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有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花,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命写了这三首诗。诗的内容是歌咏名花与美人。第一首赞颂贵妃美如仙女。第二首写贵妃胜过巫山神女和赵飞燕。第三首说名花与美人为君王带来了愉悦。全诗构思精巧,写得清丽自然,咏花咏人,难分难辨,表现出诗人极高的描绘能力。
行路难: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均写于天宝三载(七四四)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天宝元年(七四二),李白满怀豪情来到长安。唐玄宗叫他供奉翰林,诗人得到的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待遇,宏大的理想和热切的期望都化为泡影。诗人又受才言离间,被迫离开长安。
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风景幽美秀丽,山上旧有敬亭,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吟咏处。此诗写得平淡如水,若秋云行空,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态度。
早发白帝城:干元二年(七五九),李白长流夜郎,行至州奉节县白帝城,遇赦得释,回到江陵。本诗就是途中所作。诗中抒写了他遇赦后欣喜的心情。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
4.轶事:
皇帝「御床赐宴」
李白初到长安时,是十分荣耀的。据说,他面见皇帝那天,玄宗降辇步行迎接他的到来。一见面,玄宗就说:「你没有官职,而我竟能知道你的名字,可见你一定是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在交谈中,玄宗见李白对答如流,写的诗篇绚丽多彩,人又长得仪表非凡,甚为高兴。他让李白坐在七宝御床上,设宴款待他,这叫做「御床赐宴」。由于有一碗汤太烫了,玄宗还亲自拿起汤匙,为他调凉点,这叫做「御手调羹」。
宠奴才脱靴
李自不仅看不惯宫中的生活,而且也看不起那些只顾谋求个人私利的权贵,甚至连皇帝及其身边受宠的「红人」都不放在眼里。时间一长,有些人便制造谣言,在皇上面前大讲李白的坏话。其中说李白坏话最多的两个人,是高力士和杨贵妃。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皇太子管他叫「阿哥」、王公大臣管他叫「阿爹」。朝中的许多大官都是靠拍他的马屁才爬上来的。然而,李白却十分鄙视他。有一天,皇上想让李白写些东西,正赶上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内侍们急忙把他弄醒,扶入宫中。李白坐下来,伸出脚,对高力士说:「脱靴!」由于玄宗在场,高力士只好耐着性子给他脱了。这件事可把高力士气坏了。因此,他伺机要对李白进行报复。有一天,他见杨贵妃正在兴冲冲地吟唱李白写的《清平调词》,她唱到「可怜飞燕倚新装」这句时,高力士乘机在一旁煽动说:「这李白真是胆大包天,他竟敢在词中将你比作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那赵飞燕虽然才貌出众,但后来由于作风放荡,被皇帝废黜了。李白的这种比喻,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这样一来,杨贵妃也恨起李白了。从此以后,他们串通起来,经常在玄宗面前说李白如何如何不好。玄宗也慢慢对李白冷淡了。在这种情况下,李白深知,长安已不是他所能待的地方了。他上书皇帝,请求离去。玄宗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送了他一些钱,就把他打发了。李白也不在乎,「高歌大笑」着走出了长安。
5.评价: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抒发个人的种种感受,歌颂中国的壮美河山等等。正如一位诗歌史专家所说:在中国诗歌史上,还没有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像李白那样广阔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在艺术上,他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从而把浪漫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李白的诗歌成就对唐代及以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中国人民最熟悉最热爱的诗人,也是世界人民喜爱的诗人。他的诗歌已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
三、李白写的有关于清明节的诗
1、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3、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有关清明节的诗句。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寒食上冢>
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有关清明节的诗句。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7、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8、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9、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10、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
11、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1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
1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夜>
15、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李白写的绝美诗句和李白写的有关于清明节的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974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
-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故人离别尽,淇上转骖騑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