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曹植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呢?(洛神赋中的骈偶句有哪些)

曹植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呢?(洛神赋中的骈偶句有哪些)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9    点击:  320 次


曹植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呢?

网上有关“曹植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洛神赋中的骈偶句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词鉴赏# 导语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下面就和 一起来了解下曹植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呢?欢迎阅读!

篇一

 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2.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曹植《名都篇》

 5.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曹植《白马篇》

 6.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曹植《白马篇》

 7.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8.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曹植《情诗·微阴翳阳景》

 9.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曹植《白马篇》

 10.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曹植《善哉行二首》

 11.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曹植《送应氏二首》

 12.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曹植《送应氏二首》

 13.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曹植《吁嗟篇》

 14.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曹植《门有万里客行》

 15.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篇二

 1.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野田黄雀行》

 2.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曹植《箜篌引》

 3.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

 4.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曹植《七哀》

 5.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曹植《美女篇》

 6.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曹植《美女篇》

 7.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曹植《美女篇》

 8.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曹植《美女篇》

 9.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10.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曹植《名都篇》

 11.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曹植《名都篇》

 12.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曹植《杂诗七首》

 1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扩展阅读:文艺成就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主要作家之一。他前期的一些作品从汉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反映社会*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表达出作者的理想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辞情慷慨,俊逸刚健,如《送应氏》、《白马篇》等。后期的作品多反映自己受压抑的苦闷心情,有些诗掺杂着较浓厚的悲观、厌世乃至绝望的思想,笔调灰暗阴沉。曹植也善辞赋和散文,其《洛神赋》文情兼美,且富于神话色彩,是建安时期抒情赋的代表作。其散文《求自试表》,结构严谨,文笔流畅,亦为传世名篇。曹植的著作,宋代辑有《曹子建文集》,近人黄节撰有《曹子建诗注》。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洛神赋中的骈偶句有哪些

1. 关于写洛神赋的诗句

关于写洛神赋的诗句 1.有哪些描写洛神的诗句

1、洛神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2、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3、摸鱼子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白朴 )

敞青红、水边窗外,登临元有佳趣。熏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红尘不到苍烟渚。多情鸥鹭。尽翠盖摇残,红衣落尽,相与伴风雨。横塘路。好在吴儿越女。扁舟几度来去。采菱歌断三湘远,寂寞岸花汀树。天已暮。更留看,飘然月下凌波步。风流自许。待载酒重来,淋漓墨,为写洛神

4、《洛神怨》作者:刘沧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云鬟高动水宫影,

珠翠乍摇沙露光。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

5、书情(杜牧)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2.《洛神赋》中最经典的句子是那句

《洛神赋》全文如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形容洛神美丽容颜和行止的这几句: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其中“惊鸿”更是常被后代诗人引用而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这几句也堪称经典,把一个美女欲行还止,脉脉含情的神情动作写的让人神往!

3.洛神赋时常考到的诗句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的著浪漫主义名篇。原名《感甄赋》,曹植用: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形容洛神。另有相关歌舞剧、书画作品等。

背景: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授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继位八年后,为避母名讳,遂改为《洛神赋》。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名句: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tuān)濑之玄芝。

4.急求关于洛神赋的诗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5.形容洛神的诗词有哪些

1、《洛神》

年代: 唐 作者: 唐彦谦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

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

2、《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天边崧少远微茫,犹想霓旌驻水旁。

逸态瑰姿何处在,尚应遗恨寄君王。

3、《孙过庭摹洛神赋赞》

年代: 宋 作者: 岳珂

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

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

4、《洛神怨》

年代: 唐 作者: 刘沧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

云鬟高动水宫影,珠翠乍摇沙露光。

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

5、《题洛神赋图诗》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

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甫。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夸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妙画主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余意。

6.《洛神赋》中最经典的句子是那句

《洛神赋》全文如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形容洛神美丽容颜和行止的这几句: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其中“惊鸿”更是常被后代诗人引用而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这几句也堪称经典,把一个美女欲行还止,脉脉含情的神情动作写的让人神往。

关于赞美洛神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洛神的诗句)

。《洛神赋》曹植。本人认为里面最著名的句字当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二句。在历代的诗词中,用到该典故的着实不甚牧举。“凌波不过横塘路,更目送芳尘去”等等就是例子,但我现在也举不完这么多,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但此二句最著名,应该当之无愧。

“凌波”的“凌”是越过。“波”的意思就是水波。“尘”不是灰尘,而是指细小的波纹。总的意思是说:(看到美女洛神)在水波上小步而优雅地走着,脚边溅起了细小的水花。但古诗的学习应该是从总体上把握并体会其意境创造,而非局限于对一字一句的理解。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曹子建那些千古名句,在脑海中缓缓流过:“第禾农章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红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薜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想到神仙姊姊的姿容体态,“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蓉出绿波”但觉依她的吩咐行事,实是人生至乐,当真百死不辞,万劫无悔,心想:“我先来练这’凌波微步‘,此乃逃命之妙法,非害人之本领也,练之有百利而无一害。” 卷轴上既绘明步法,又详注易经六十四卦的方位,他熟习易经,学起来自不为难。但有时卷轴上步法甚怪,走了上一步后,无法接到下一步,直至想到须得凭空转一个身,这才极巧妙自然的接上了;有时则须跃前纵后、左窜右闪,方合于卷上的步法。他书呆子的劲道一发,遇到难题便苦苦钻研,一得悟解,乐趣之大,实是难以言宣,不禁觉得:“武学之中,原来也有这般无穷乐趣,实不下于读书念经。”

1.有哪些描写洛神的诗句

1、洛神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2、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3、摸鱼子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白朴 )

敞青红、水边窗外,登临元有佳趣。熏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红尘不到苍烟渚。多情鸥鹭。尽翠盖摇残,红衣落尽,相与伴风雨。横塘路。好在吴儿越女。扁舟几度来去。采菱歌断三湘远,寂寞岸花汀树。天已暮。更留看,飘然月下凌波步。风流自许。待载酒重来,淋漓墨,为写洛神

4、《洛神怨》作者:刘沧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云鬟高动水宫影,

珠翠乍摇沙露光。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

5、书情(杜牧)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2.赞美 洛神 诗句

《洛神赋》原名《甄赋》由魏明帝改《洛神赋》(《文选》李善注)认洛神魏文帝皇甄氏前与雍丘王曹植情份死化身洛神与曹植相洛水所《洛神赋》洛神仅美貌且悲情

俨位仙着轻盈柔曲体态像惊鸿翩飞游龙婉转;着同秋放盛菊花般容颜着同春茂密青松般挺拔青春华;行若若像轻云遮住明月身影犹风吹起雪花般飘忽定;远望光洁像朝霞冉冉升起太阳近观耀眼像清澈池水亭亭玉立荷花给整体印象

细看洛神完美表现高矮胖瘦都恰处身材苗条束白绢细腰细脖颈美丽颚自白嫩肌肤浓密云高髻修弯曲细眉鲜艳红唇洁白牙齿闪亮眼眸美丽酒窝细节能给种懈击完美所作者说: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芳华绝代确实能用言语形容

着世间罕见奇特装扮骨骼相貌象画仙;披着鲜丽明净绫罗做衣服戴着雕刻华美美玉做耳环;黄金翠玉做配挂首饰点缀稀世明珠照亮美丽容颜;踏着绣着精美花纹鞋拖着雾轻薄纱裙隐隐散发幽幽兰香

举与自谐体山边缓步徘徊;偶尔纵身跳跃边散步边嬉戏;左面彩旗靠身边右面桂枝遮蔽阴凉;卷起衣袖洁白细腻臂腕探洛水采摘湍急河水黑色灵芝同山间河畔精灵释放着集灵气采月精华光辉灿烂夺目

外秀美情端庄矜持情真挚且凄楚陈王解玉佩要能够抗琼珶予兮指潜渊期面陈王信疑超吟永慕兮声哀厉弥要与离深深明白应遵循鬼殊途事实情舍让矛盾与悲凉恋恋舍终于要离留给永远都忘记身影永远能圆梦

3.形容洛神的诗词有哪些

1、《洛神》

年代: 唐 作者: 唐彦谦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

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

2、《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天边崧少远微茫,犹想霓旌驻水旁。

逸态瑰姿何处在,尚应遗恨寄君王。

3、《孙过庭摹洛神赋赞》

年代: 宋 作者: 岳珂

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

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

4、《洛神怨》

年代: 唐 作者: 刘沧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

云鬟高动水宫影,珠翠乍摇沙露光。

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

5、《题洛神赋图诗》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

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甫。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夸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妙画主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余意。

4.形容洛神的诗词有哪些

1、《洛神》年代: 唐 作者: 唐彦谦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

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2、《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年代: 宋 作者: 张嵲天边崧少远微茫,犹想霓旌驻水旁。

逸态瑰姿何处在,尚应遗恨寄君王。3、《孙过庭摹洛神赋赞》年代: 宋 作者: 岳珂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4、《洛神怨》年代: 唐 作者: 刘沧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

云鬟高动水宫影,珠翠乍摇沙露光。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5、《题洛神赋图诗》年代: 宋 作者: 王铚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甫。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夸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妙画主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余意。

5.洛神赋形容洛神美貌描写有什么风格

《洛神赋》中描写子女的句子: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衤农〕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6.洛神赋时常考到的诗句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的著浪漫主义名篇。原名《感甄赋》,曹植用: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形容洛神。另有相关歌舞剧、书画作品等。

背景: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授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继位八年后,为避母名讳,遂改为《洛神赋》。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名句: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tuān)濑之玄芝。

7.有没有隐括 洛神赋 的诗词

洛神赋 作者:曹 植 洛神赋(并序)① 黄初三年②,余朝京师③,还济洛川④。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⑤,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⑥,遂作斯赋。

其词曰:余从京域⑦,言归东藩⑧,背伊阙⑨,越轘辕⑩,经通谷(11),陵景山(12)。日既西倾,车殆马烦(13)。

尔乃税驾乎蘅皋(14),秣驷乎芝田(15),容与乎阳林(16),流盼乎洛川(17)。于是精移神骇(18),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19),仰以殊观(20)。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21):"尔有觌于彼者乎(22)?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23)?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24),荣曜秋菊,华茂春松(25)。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26),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27)。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28),灼若芙蓉出渌波(29)。秾纤得中,修短合度(30)。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31)。延颈秀项(32),皓质呈露(33)。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34)。云髻峨峨(35),修眉连娟(36)。

丹唇外朗(37),皓齿内鲜。明眸善睐(38),辅靥承权(39)。

瓌姿艳逸(40),仪静体闲(41)。柔情绰态(42),媚于语言(43)。

奇服旷世(44),骨像应图(45)。披罗衣之璀粲兮(46),珥瑶碧之华琚(47)。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48)。践远游之文履(49),曳雾绡之轻裾(50)。

微幽兰之芳蔼兮(51),步踟蹰于山隅(52)。于是忽焉纵体(53),以遨以嬉(54)。

左倚采旄(55),右荫桂旗(56)。攘皓腕于神浒兮(57),采湍濑之玄芝(58)。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59)。无良媒以接欢兮(60),托微波而通辞(61)。

愿诚素之先达兮(62),解玉佩以要之(63)。嗟佳人之信修兮(64),羌习礼而明诗(65)。

抗琼珶以和予兮(66),指潜渊而为期(67)。执眷眷之款实兮(68),惧斯灵之我欺(69)。

感交甫之弃言兮(70),怅犹豫而狐疑(71)。收和颜而静志兮(72),申礼防以自持(73)。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74)。神光离合(75),乍阴乍阳(76)。

竦轻躯以鹤立(77),若将飞而未翔。践椒途之郁烈(78),步蘅薄而流芳(79)。

超长吟以永慕兮(80),声哀厉而弥长(81)。 尔乃众灵杂遝(82),命俦啸侣(83)。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84)。或采明珠,或拾翠羽(85)。

从南湘之二妃(86),携汉滨之游女(87)。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88)。

扬轻袿之猗靡兮(89),翳修袖以延伫(90)。体迅飞凫(91),飘忽若神。

陵波微步(92),罗袜生尘(93)。动无常则(94),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95),若往若还。转盼流精(96),光润玉颜(97)。

含辞未吐(98),气若幽兰(99)。华容婀娜(100),令我忘餐。

是屏翳收风(101),川后静波(102)。冯夷鸣鼓(103),女娲清歌(104)。

腾文鱼以警乘(105),鸣玉銮以偕逝(106)。六龙俨其齐首(107),载云车之容裔(108)。

鲸鲵踊而夹毂(109),水禽翔而为卫(110)。于是越北沚(111),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112);动朱唇以徐言(113),陈交接之大纲(114)。

恨人神之道殊兮(115),怨盛年之莫当(116)。抗罗袂以掩涕兮(117),泪流襟之浪浪(118)。

悼良会之永绝兮(119),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120),献江南之明珰(121)。

虽潜处于太阴(122),长寄心于君王(123)。忽不悟其所舍(124),怅神宵而蔽光(125)。

于是背下陵高(126),足往神留(127)。遗情想像(128),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129),御轻舟而上溯(130)。浮长川而忘反(131),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132),沾繁霜而至曙(133)。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134),怅盘桓而不能去(135)。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文选》李善注引《记》称:曹植求甄逸女未遂,为曹丕所得。

甄逸女被曹丕皇后郭氏谗死,曹植有感而作《感甄赋》。魏明帝改题为《洛神赋》。

此说与史实、情理难合,不足信。此赋以幻觉形式,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

或以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抒发衷情不能相通的政治苦闷。全赋多方着墨,极力描绘洛神之美,生动传神。

格调凄艳哀伤,辞采华茂。洛神,洛水女神,传为古帝宓(fú伏)羲氏之女宓妃淹死洛水后所化。

②黄初三年:应为黄初四年(223)。据《三国志·魏书》曹植本传及《赠白马王彪》诗序,曹植于黄初四年朝京师。

③朝京师:到京城洛阳朝见魏文帝。 ④济:渡。

洛川:洛水。源出陕西,经洛阳,入黄河。

⑤斯:这。 ⑥宋玉:见本书作者小传。

神女之事:指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所写楚庄王与神女相遇之事。 ⑦京域:京城洛阳地区。

⑧言:发语词。东藩:指在洛阳东北的曹植封地鄄城。

藩,诸侯为王室屏藩,故称藩国。 ⑨背:背离,过而弃于后。

伊阙:山名,在洛阳南,又名龙门山、阙塞山。 ⑩轘(huán环)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

(11)通谷:谷名,在洛。

8.那一句用洛神赋中的一句诗来表示女人美丽的诗是什么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译文: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像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

原文:洛神赋曹植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曹植诗句是什么fe

曹植诗词有很多。

赋 代表作品

洛神赋 幽思赋 迷迭香赋 释愁文 髑髅说 归思赋 九愁赋 闲居赋 登台赋 神龟赋(并序)酒赋 芙蓉赋

诗 代表作品

七哀诗 杂诗(六首) 公宴诗 侍太子坐 送应氏(二首)闺情(二首) 赠徐干 应诏 赠白马王彪 情诗 朔风 矫志

乐府 代表作品

箜篌引 升天行(二首) 仙人篇 妾薄命(二首) 白马篇 薤露行 丹霞蔽日行 种葛篇 名都篇 美女篇 飞龙篇 惟汉行

这三首是非常着名的代表作,白马篇的最后一句人人皆知,我很喜欢洛神赋。

1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 gāo),秣(mò)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髣髴(fǎng 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yáo)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qú)出渌(lù)波。秾(nóng)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瓌(guī)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ěr)瑶碧之华琚(jū)。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xiāo)之轻裾(jū)。微幽兰之芳蔼(ǎi)兮,步踟(chí)蹰(chú)于山隅(yú)。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tuān)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dì)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sǒng)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tà),命俦(chóu)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páo)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guī)之猗靡(yī mí)兮,翳(yì)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miǎn)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ní)踊而夹毂(gǔ),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zhǐ),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dāng)。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fēi)辔(pèi)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3七哀诗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关于曹植写的归来谢少年诗句

1关于曹植的诗句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曹植《明月上高楼》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 曹植《野田黄雀行》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 曹植《野田黄雀行》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 曹植《明月上高楼》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 曹植《明月上高楼》

2曹植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慷慨激昂的诗句

1 曹植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慷慨激昂的诗句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 原文:

白马篇

曹植 (魏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 赏析:

这首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一说是指他的胞弟曹彰,另一说是指汉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4 作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着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3有关曹植的诗句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 曹植《明月上高楼》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曹植《明月上高楼》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 曹植《明月上高楼》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 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曹植《野田黄雀行》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 曹植《野田黄雀行》

4曹植写的关于为国捐躯的诗句是什么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8]。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9]。长驱蹈匈奴[10],左顾凌鲜卑[1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1]羁:马络头。

[2]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

[13]中:心中。顾:念。

翻译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

灵巧敏捷赛猿猴, 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 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5写出“野田黄雀行”(曹植写的一首诗)每句话的含义: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①,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②。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③,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④,来下谢少年。

作者简介:曹植(公元192年—公元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三国时期魏国的着名文学家。他是曹操的儿子,年轻时就极显才华,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但他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以后,不断地对他加以迫害,生活过得很不安定,死时年仅41岁。他的诗歌情感热烈,语言精美,是当时的代表作家。

注释:①利剑:锋利的剑。这里比喻权力。②鹞:比鹰小一点的一种非常凶狠的鸟类。③捎:挥击。④摩:迫近。“摩苍天”是形容黄雀飞得很高。

原诗译文: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分析与欣赏:这是一首以拟人化的手法,借叙事而言情的诗作。作者以“悲风”、“扬波”起句,含蓄地描写了环境的险恶。通过黄雀投入罗网的比喻,抒写朋友遇到灾难而自己没有权力无法援救的苦闷心情。后半首则以想象中的“少年”来比喻有权力的人,希望能有一个利剑在手的人来把罗网砍掉,使得罗网中的黄雀获得自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身处险境中的朋友的关爱之情。

6曹植写的古诗有哪些

丹霞蔽日行 飞龙篇 薤露行 惟汉行 鰕{鱼旦}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野田黄雀行二首 门有万里客

泰山梁甫行 怨歌行 圣皇篇 灵芝篇 大魏篇 精微篇 孟冬篇 当欲游南山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马篇 升天行二首 五游咏 远游篇 仙人篇 盘石篇 驱车篇 种葛篇 妾薄命行 平陵东行

当来日大难 桂之树行 当墙欲高行 当事君行 当车已驾行 苦思行 飞龙篇 飞龙篇 远游篇 善哉行

对酒行 苦热行 艳歌行 艳歌行 结客篇二首 天地篇 长歌行 亟出行 妾薄幸 妾薄相行

艳歌行 两仪篇 秋胡行 对酒行 乐府十首 歌 甘露讴 时雨讴 嘉禾讴

白鹊讴 白鸠讴 木连理讴 责躬 应诏 朔风诗五首 矫志诗 矫志诗 正会诗 闺情诗

公燕诗 侍太子坐诗 斗鸡诗 赠徐干诗 赠丁仪诗 赠王粲诗 赠丁仪王粲诗 赠丁翼诗 赠白马王彪诗 送应氏诗二首

三良诗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 弃妇诗 游仙诗 杂诗七首 杂诗 杂诗 七哀诗 怨诗行 情诗

喜雨诗 诗 七步诗 离友诗三首 妬诗 四言诗 四言诗 离友诗 诗 诗

芙蓉池诗 言志诗 诗 诗 七哀诗二首 离别诗 诗 诗 述仙诗 诗 寡妇诗 诗 洛神赋

曹植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白马篇

白马篇

魏晋 ·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这首诗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曹植写的有名的诗 曹植最有名的诗

曹植的古诗有什么?(诗名)

曹植的诗- -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乐,美酒斗十千。脍鲤(月)胎鰕,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攘)〔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晨复来还。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车随风还。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结重关。容华耀朝日,不希令颜。媒氏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白马》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借问谁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死忽如归。

《苦息行》

绿萝缘玉树,光曜桀相晖。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追。郁郁西颠;石室青忽与天连,中有耆年一隐士,须发皆皓然,策杖从吾游,教我要忘言。

曹植全集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自幼颖慧,年10余,便诵读诗、文、辞赋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任,屡禁,引起操的震,而他的兄长曹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

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安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从此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曲折的心理

感受,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着作百余篇,《隋书·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子建集》10,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

我要曹植描写甄姬的诗

洛神赋-曹植

黄初三年,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秣驷乎芝田,容与乎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飘摇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迫而察之,灼若芙出渌波。 纤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环姿艳,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而明诗。抗 以和予兮,指潜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阴乍阳。竦轻躯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 ,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明珠,拾翠羽。从南湘之妃,携汉滨之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 之猗靡兮,翳修以延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若。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为卫。于是越北 。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兮,献南之明 。虽潜处于太,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 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参资料:zhidaobaidu/question/19055685si=4

译文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传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伏妃(伏羲的小女儿,玩耍时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于就模宋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我也将这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我从京返回东方的封邑(鄄城)。翻过伊厥山,越过缳辕山,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

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马都很疲乏了。于是余

曹植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哪首有什么意义

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

曹植他一生写了多少诗!

曹植的诗 《名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斗东郊道,走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馀巧未及展,仰接飞鸢。观者咸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月隽)胎鰕,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攘)〔壤〕,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邑,清晨复来还。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车随风还。顾盼遗光采,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青临大路,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白马篇》 白马饰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苦息行》 绿缘玉树,光曜桀相晖。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郁郁西岳颠;石室青忽与天连,中有耆年一隐士,须发皆皓然,策杖从吾游,教我要忘言。 三国志》:“……撰录植前后所着赋颂诗铭杂论凡百余篇,副藏内外。” ……并整理收录思生前所着的着赋颂诗杂论共一百余篇,副藏内。 加他写过的,但曹睿没有收录的,或是失传的,如《七步诗》能写了将近200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关于自食其力的名言 女人自食其力的名言 下一篇:夏天结尾的句子 写夏天结尾的句子

谁知道曹植的名诗

丹霞蔽日行

纣为昏乱。虐残忠。周室何隆。一门三圣。牧野致功。天亦革命。汉祚兴。阶秦之衰。虽有南面。王道陵夷。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飞龙篇

晨游泰山。云雾。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西登玉台。金楼复道。授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薤露行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轮于明君。怀此王佐求。慷慨独不羣。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孔氏删书。王业粲已分。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芳。

惟汉行

太极定二仪。清浊如以形。三光照八极。天道甚着明。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行仁章以瑞。变诫骄盈。神高而听卑。报响应声。明主敬微。三季瞢天经。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禹汤继厥。周亦致太平。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鰕{鱼旦}篇

鰕{鱼旦}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士忧。

吁嗟篇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飖周八泽。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章行二首

穷达难豫图。祸福信亦然。虞舜不逢尧。耕耘处中田。太公遭文。渔钓终渭川。不见鲁孔丘。穷困陈蔡间。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周公穆康叔。管蔡则言。子让千乘。季慕其贤。

萍篇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兰。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慊慊仰天叹。愁心将愬。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野田黄雀行二首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不可再。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忧。

高树多悲风。海水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复行。去去适西秦。

山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翔我宇。

怨歌行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王。縢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威不可干。素开金縢。悟求其端。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圣皇篇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

曹植最有名的有那几首诗?

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豆持作羹,漉以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曹植的诗 有哪些?

豆萁:豆秸。 釜:锅。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有惭色。”该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传不衰。 又,“幼儿版”的《七步诗》被改编成这样: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 ----------------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捷而俊, 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的《艺苑卮言》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而最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之为《步诗》。据说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文帝羞愧万分,无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之,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民中流极广。 此诗最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为曹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尽一致,因急就而成,所以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

曹植的着名诗作 曹植最有名的一首诗是哪首有什么意义

曹植的诗文赋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

其中,辞赋作品《洛神赋》写洛女神的仙姿美态,被认为是是文苑奇葩,是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界,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从结合而惆怅离。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而实际上,曹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宋玉诸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妙处,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

诗作方面,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其诗歌善用比兴,而最能表现其才华例子和诗作善用比兴特点的就是《七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语,此诗在民众中流传极广。而在长篇诗歌中,又以《赠白马王彪》好评者多,该诗表了曹植恐怖、悲伤、痛恨和愤怒互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刻地揭发了统治阶级内部尖锐矛

求曹植简介。越多越好。。问下,他一共写了几首诗?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陈王。

曹植是三国时曹魏着名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

曹植的诗词有哪些

曹植诗词有很多。

赋 代表作品

洛神赋 幽思赋 迷迭香赋 释愁文 髅说 归思赋 九愁赋 闲居赋 登台赋 神龟赋(并序)酒赋 芙蓉赋

诗 代表作品

诗 杂诗(六首) 公宴诗 侍子坐 送应氏(二首)闺情(二首) 赠徐干 应诏 赠马王彪 情诗 朔风 矫志

乐府 代表作品

箜篌引 升天行(二首) 仙人篇 妾薄命(二首) 白篇 薤露行 丹霞蔽日行 种葛篇 名篇 美女篇 飞龙篇 汉行

这三首是非常着名的代表作,白马篇的最后一句人人皆,我很喜欢洛神赋。

1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参差。

控破左的,右发摧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壮士籍,不得中顾私。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阙 ,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 gāo),秣(mò)驷乎芝田,容乎阳林,流(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髴(fǎng 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yáo)若流风之雪。远而之,皎若太阳升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qú)出渌(lù)波。秾(nóng)纤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唇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瓌(guī)姿艳逸,仪静体。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披罗衣之璀粲兮,珥(ěr)瑶碧之华琚(jū)。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xiāo)之轻裾(jū)。微幽兰之芳蔼(ǎi)兮,步踟(chí)蹰(chú)于山隅(yú)。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tuān)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dì)以和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sǒng)轻躯以鹤立,若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灵杂遝(tà),命俦(chóu)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páo)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guī)之猗靡(yī mí)兮,翳(yì)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动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miǎn)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ní)踊而夹毂(gǔ),水禽翔而下全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关于自食其力的名言 女人自食其力的名言 下一篇:夏天结尾的句子 写夏天结尾的句子

关于“曹植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567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