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再别康桥》怎么朗诵好?(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

《再别康桥》怎么朗诵好?(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3-19    点击:  434 次


《再别康桥》怎么朗诵好?

网上有关“《再别康桥》怎么朗诵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再别康桥》这首诗优美的韵律和朗朗上口的词句,多少年来,引得无数诗歌爱好者配乐朗诵或谱曲吟唱。在高校学子中,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更成为各种文艺活动中历演不衰的保留节目。

朗诵《再别康桥》,有一定难度,一般人很难驾驭。现在我就把朗诵时应注意的要点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准确把握这首诗的内容,透彻理解其内在含义,这是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深入的理解: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2.深刻、细致的感受: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无病呻吟。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3.丰富、逼真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一个个场景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其次,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要抓住这首诗“脉脉的温情”,“淡淡的伤感”的基调,合理使用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手段,使主题得到体现和升华。

当然,渲染和烘托气氛的底乐也相当重要,适合选配节奏舒缓一点的曲子,如《月亮门》、《神秘园夜曲》、《星空》、《月光曲》、《秋日私语》、《离别曲》等。

近来,著名朗诵家艺术家康桥先生制作的音画诗歌MV,在网上颇受欢迎。他朗诵的《再别康桥》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堪称佳作,在各个网站等都能欣赏到。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做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声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如何朗诵好《再别康桥》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说到诗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诗歌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很多朗诵比赛上经常会有人选择朗诵诗歌,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色彩,下面我和大家分享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一起来看看吧。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1

1、《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2

《雨露荷花赋 》

朗诵配乐——舞动荷风

清风之拂,徐徐脉动;

翡翠之池,婷婷婀娜。

抒荷叶之情怀,誉豪杰之风骨。

荷者,叶也,花者,华也

雨露菲菲,泪也。

其晶莹而不在其貌,

其亮丽更不在其表。

如盈盈泛光之珠雨菲露受清荷之托,

掬起一汪 心语,

犹如捧起一串清泪也。

谛听,静思,凝珠,濯秀……

秋去,冬来,残荷叶染霜。

路远,潇潇,寄语随风。

来生约定,婆娑无然,

花叶心随缘,万念归一素心诵,

千载盛开并蒂莲。

出淤泥而不染,

托起琼琼清雨菲露化相思,

抚琴弹唱荷花赋,悠悠洛迦咏禅音;

一抹落红染苍穹,悲啸如虹贯长空。

翠叶情深恋雨荷菲露,滴滴相思落心田。

九月之念,九月之情,九月之梦,

恰似片片花瓣,如顶顶荷叶,

又宛若珠珠之荷露,

香幽幽,绿碧碧,清灵灵。

一个花盏盛着一篇诗,一幅画,

一顶碧叶载着一首歌,一支曲,

一滴清雨菲露一个故事,一种情怀,一段相思。

一池碧绿,一份思念,一种意境,一团生命。

清荷雨菲露,乃灵光结晶,

为英雄再现,乃生命旋律,为晶华之神韵。

一点点,一滴滴,

清清,盈盈,莹莹,晶晶。

如珠,如凌,如玉,已空灵……

再别康桥(徐志摩)\x0d\节奏:轻柔,和谐\x0d\语调:舒缓,低沉\x0d\感情:惆怅,惜别\x0d\重读:轻读:()\x0d\(轻轻的我走了,)\x0d\正如我轻轻的来;\x0d\我轻轻的招手,\x0d\(做别西天的云彩。)\x0d\(那河畔的金柳,)\x0d\是夕阳中的新娘\x0d\波光里的艳影,\x0d\(在我的心头荡漾。)\x0d\(软泥上的青荇,)\x0d\油油的在水底招摇;\x0d\在康河的柔波里,\x0d\(我甘做一条水草。)\x0d\(榆阴下的一潭,)\x0d\不是清泉,是天上虹;\x0d\揉碎在浮藻间,\x0d\(沉淀着彩虹似的梦。)\x0d\寻梦?撑一只长篙,\x0d\向青草更青处漫溯;\x0d\满载一船星辉,\x0d\在星辉斑斓里放歌。\x0d\(但我不能放歌,)\x0d\(悄悄是离别的笙萧;)\x0d\(夏虫也为我沉默,)\x0d\(沉默是今晚的康桥!)\x0d\悄悄的我走了,\x0d\正如我悄悄的来;\x0d\我挥一挥衣袖,\x0d\(不带走一片云彩。)\x0d\在朗诵时,我们需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徐志摩是在什么心情和局势下写下的这首诗?那“夕阳下的新娘”寄托了徐志摩怎样的感情?了解这些之后,想必,你应该知道用什么语调读这首诗了。\x0d\\x0d\知识拓展\x0d\再别康桥创作背景\x0d\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x0d\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x0d\\x0d\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再别康桥朗诵词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以配一点节奏慢一点的琵琶曲,像<彩云追月>和<春江花月夜>中的前一部分等等,但在朗诵时乐声要小一些,效果应该不错。

此诗歌在3'20"左右,舒缓、 柔和、 甜美、 回忆。

《再别康桥》诗歌朗诵分析

再别康桥,想要一篇朗诵成为佳作,必须要了解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作品的主题和小节层次,定下朗诵的基调,每一句的语调和重读词语以及强弱快慢虚实运用,而不是平白的读一读就好了,是用心体会诗人当时的感受去朗诵。

《再别康桥》有情、有景、有诗、有回忆、还有远方……

徐志摩在1928年故地重游充满美好回忆的母校剑桥大学,写了这首,该是怎样的惆怅惜别留恋呢……

(普通语速,略慢)

(喜悦中带一丝忧伤,第一个“轻”字重音处理时略带虚化,第二个“轻”弱处理,两字之间似断非断)

(喜悦赞美之情,“正如我”三个字重音处理,吐字饱满的,“轻轻的”弱音处理,似断。“来”字重读饱满延长有回旋之感)

(充满留恋,朗诵时仿佛眼前出现美丽的画面。“我”短促渐弱,“轻轻的”弱强化,“招手”重音落实)

(充满喜爱幸福,流露飘逸之美,“作别”较“招手”弱,“别”字拉长,稍顿,“西天”重音,“的”弱音带过,“云彩”,“云”重音拉长,“彩”字短而虚,)

(喜悦,由衷地爱这片美丽的土地,“那”虚化,“河畔”重读,“的”字带过,“金柳”中“金”着重,“柳”字拉长,为下句相连蓄势赞美)

(“是”字短促虚化,“夕阳中”重读,“夕阳”饱满“中”带过,“的”带过,“新娘”重读饱满,拉长)

(“波光里的”“波光”重读,“里的”带过,“艳影”重读饱满拉长,“艳”高,“影”低)

(陶醉,“在我的心头”虚化、稍顿,强调“荡漾”。“荡漾”一词处理时“荡”字拉长,起伏状,仿佛河水涟涟,“漾”字拖满音渐弱,仿佛河水荡漾远去)

(“青荇”重读饱满,注意,诗歌里的意象基本都是重读饱满的处理方式)

(欢快活泼的情绪,“油油的”“在水底”虚化处理“招摇”落实)

(“康河”的“康”重且长,“河”轻且短,“柔波”“柔”重且长“波”轻且短)

(依恋的情感,“甘心”重读,“心”字渐弱,为了引出“做”的重读,“水草”重读饱满拉长,迷醉)

(“那”短且轻,“一潭”着重拉长)

(“揉碎在”声音渐低,“浮藻间”轻语速慢)

(“沉淀着”声音低、语速缓,“彩虹似的”重音,“梦”轻而着重,延长)

(“寻”字拉长,声音渐强转虚,“梦”字重音,重后虚化,“撑”字呼气,声音虚出,“一支”轻音,“长篙”重音)

(感情达到高潮,声音逐渐加强,一浪高过一浪的感觉,“漫溯”“慢”字重,“溯”字渐弱,表明深远)

(饱满的情绪,“满载”重音,“一船星辉”声音放低,为凸显下句的“放歌”蓄势)

(“在星辉斑斓里”声音渐强,“放歌”达到顶峰)

(“悄悄”轻音,音低虚化,“是”弱化带过,“别离”重音,“的”带过,“笙箫”重音、渐弱)

(“夏虫”重音在“夏”,“虫”字拉长虚化,“也为我”短促,“沉默”声音放低,“沉”字延长加重,“默”字虚化渐弱)

(“沉默”加重急促,“是”字弱化带过,“今晚”的加重,“康桥”声音放低语气加重

(声音放低)

(“正如”加重,“我悄悄的来”渐弱,“来”字收住)

(不停顿,表明坚定的、平静的状态)

(“不带走”短促、干净利落,“一片”渐慢,“云”字加重,“彩”字虚化处理)

关于“《再别康桥》怎么朗诵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2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