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梦江南的词牌格律(诗歌鉴赏梦江南 皇甫松一诗 人语驿桥边什么意思)

梦江南的词牌格律(诗歌鉴赏梦江南 皇甫松一诗 人语驿桥边什么意思)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1    点击:  197 次


梦江南的词牌格律

网上有关“梦江南的词牌格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诗歌鉴赏梦江南 皇甫松一诗 人语驿桥边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平◎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

(注:△=平韵,◎=本为平声,亦可用仄声) 《梦江南》

唐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作者简介

皇甫松一名又作皇甫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著名古文家皇甫湜之子。松工诗词,亦擅文,然终生未登进士第。光化三年,韦庄奏请追赐李贺、赵光远、皇甫松、刘得仁等人进士及第,并谓诸人“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编在人口;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其词尤以《采莲子》二首、《忆江南》为著名。清陈廷焯称其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种笔墨”(《白雨斋词话》)。栩庄亦评云“子奇词不多见,而秀雅在骨,初日芙蓉春月柳,庶几与韦相同工。至其词浅意深,饶有寄托处,尤非温尉所能企及,鹿太保差近之矣”(《栩庄漫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大隐赋》一卷、《醉乡日月》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亦记其《醉乡日月》三卷,并云“唐人饮酒令,此书详载,然今人皆不能晓也”。《大隐赋·并序》今存于《文苑英华》卷九九,《醉乡日月》已佚,然《说郛》、《古今说部》、《五朝小说》、《唐代丛书》、《类说》、《水边林下》等尚录存其残文。此外,松尚撰有《大水辨》、《牛羊日历序》、《齐夔凌纂要》等,今皆已佚。其所撰《续牛羊日历》今亦佚失,然《资治通鉴》卷二四三考异尚录存其文一节。《全唐诗》卷三六九录其诗、词凡一三首及断句一联,卷八九一又收其词一八首(与卷三六九所录重六首)。

原文注释

1、兰烬:蜡烛的馀烬,结花如兰,故称。李贺《恼公》诗:“蜡泪垂兰烬。”王琦注:“兰烬,谓烛之馀烬状如兰心也。”

2、红蕉:屏风上画的美人蕉。宋祁《益部方物略记》:“红蕉于芭蕉,盖自一种,叶小其花鲜明可喜,蜀人语染深者谓之红蕉。”梅熟日:江南五月梅子黄熟时,常阴雨连绵,称“梅雨”。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日梅雨。”

3、萧萧:形容雨声。

4、梅熟日: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在春末夏初之际。雨潇潇:《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白话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正所谓:“五月水乡梅雨夜,驿桥船笛伴人声。缠绵幽怨江南梦,词调蕴浓易共鸣。

欣赏评解

皇甫松以《梦江南》为题,共写了两首词,这里所选的这首,是一首记梦之作,主要写作者在某个夜晚所做的一个梦,一个和江南有关的梦。

词作层次清晰,前两句写未眠之前的夜景,也就是室内的景物:灯芯已经燃烧完了,这暗示着夜已经深了;没有了灯光的映照,屏风上描画的红色美人蕉也暗淡下去了。这两句在景物描写之中,也显现出了夜晚的宁静,也正是在这一片静谧之中,才有可能做出一个境界优美的闲梦。后三句主要就是对梦境的描画:梅子黄时日日雨,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他乘着一艘小船,在潇潇的夜雨声中,吹着笛子漂浮在水面,同时岸上驿站旁的桥边,又不时传来了一阵阵的柔声细语。

周蒙先生在解读这首词时,以为“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江南暮春雨夜的动人画图。然而就是通过这一刻画,使得诗人的怀乡之情若隐若现地寄托在字里行间了”。(见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对于周蒙所说的这首词内含着怀乡之情这一说法,我不赞同。若是怀乡,未必就还是“闲梦”了。在古诗词中少有用“闲”字形容乡梦的,原因是旧时交通多有不便,一旦离家,动则经年,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者也不在少数,故而诗人们的思乡之情总是显得那么深切、沉重,总是“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总是“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因而思乡的梦不可能是“闲”的。

唐圭璋先生在其《唐宋词简释》中以为这首词还有言外之旨:“然今日空梦当年之乐事,则今日之凄苦,自在言外矣。”依唐先生的看法,这首词表面上是在写作者的梦中乐事,实际上则喻示着他现实中的凄苦,是在以夜梦之乐反衬日间之苦;词作仿佛是座冰山,梦中乐事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水下的则是作者的凄苦。对于唐先生的如此解读,我也不赞成,整首词洋溢的都是一种宁静和优美的气息,是从容不迫的,看不出来在这背后有何种凄苦隐藏其中。

全词所写的就是在一个偶然的夜晚,当然也是一个清闲的夜晚,作者梦到了自己曾经在江南度过的一段日子。在那些日子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梅熟的时候,在画船上吹笛,而彼时又是夜雨潇潇,在雨声中还听到了岸上驿桥边有人在说话。词的妙处在于通过一个“闲梦”,描绘了江南特有的风情,而这风情本身具有的美感,已经让我们向往不已,得到了美的愉悦了。 《梦江南》

唐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作者简介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唐代太原人。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原文注释

1、斜晖:偏西的阳光。

2、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

3、白苹(萍)洲:江中长有白萍的小洲。 白苹(萍):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萍花赠别。

白话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欣赏评解

《梦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的离愁别恨。第一首,写思妇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第二首,写思妇白日倚楼,愁肠欲断。两首词以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一个是深夜不寐,一个是晨起登楼,都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揭示人物心理,细腻、逼真,足见作者技巧纯熟,既擅雕金镂玉的瑰丽之作,又有凝练的绝妙好词。

第二首:女子早起梳妆后,独自豋江边小楼望远以待爱人远行归来。看了无数只船,都不是爱人所乘的,直到黄昏(从“斜晖”可知),仍只有江水相伴。望着长满白苹的水中汀洲,不禁泪下,并轻轻唱起了“哭沙”。那沙,就是往日与爱人一道在那洲上漫步时带回,怎不触物生情!

以女子一日之生活为线索,可想象日日如此,其哀怨可知。从时间上,从早到晚;从空间上,从眼前之洲到极目之远帆;从情绪上,从希望到失望;从程度上,从一帆到千帆,从每一帆之小失望到黄昏之最后之失望,气氛渲染到高潮,然后以旧游之处结束。

梦江南

楼上寝,残月下廉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

双髻坐吹笙。

欣赏评解

此首与前首同为梦境,作法亦相同。起处皆写深夜景象,惟前首写窒内之烛花落几,此首则写室外之残月下廉。“梦见”以下,亦皆梦中事,梦中景色,梦中欢情,皆写得灵动美妙。两首[梦江南],纯以赋体铺叙,一往俊爽。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

忙杀看花人。

欣赏评解

此首写江南春景。“船上”句,写江南春水之美,及船上管弦之盛。“满城”

句-写城中花絮之繁,九陌红尘与漫天之飞絮相混,想见宝马香车之暄,与都

城人士之狂欢情景。末句,揭出倾城看花。方可见江南盛时上下酣嬉之状。

《望江南》

五代 李 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卢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欣赏评解

此首写江南秋景,如一幅绝妙图画。“千里”句。写秋来江山之寥廓,与四野

之萧条。“□花”句,写远岸芦花之盛,与孤舟相映,情景兼到。末句,写月

下笛声,尤觉秋思洋溢,凄动于中。孤舟,见行客之悲秋;笛声,见居人之悲

秋。张若虚诗云“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亦兼写行客与居人两

面。后主词,正与之同妙。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欣赏评解

此首忆旧词,一片神行,如骏马驰扳,无处可停。所谓“恨”,恨在昨夜一梦

也。昨夜所梦者何?“还似”二字领起,直贯以下十七字,实写梦中旧时游乐盛

况。正面不着一笔,但以旧乐反衬,则今之愁极恨深,自不待言。此类小词,

纯任性灵,无迹可寻,后人亦不能规摹其万一。

《望江南》

多少泪,断睑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欣赏评解

此首直揭哀音,凄厉已极。诚有类夫春夜空山,杜鹃啼血也。断脸横颐,想见泪

流之多。后主在汴,尝谓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正可与此词印证。心事不必

再说,撇去卞层;凤笙不必再吹,又撇去一层。总以心中有无穷难言之隐,故有此

沈愤决绝之语。“肠断”一句,承上说明心中悲哀,更见人间欢乐,于己无分,

而□延残喘,亦无多日。真伤心垂绝之音也!

梦江南

清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原文注释

1.昏鸦:黄昏时分的乌鸦群。

2.急雪二句:意思为柳絮好像飘飞的急雪,散落到香阁里,微微的晚风又轻轻地吹拂着胆瓶中的梅花。香阁,青年女子所居之内室。胆瓶,一种形似悬胆的花瓶,细颈,削肩,圆腹,始烧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有:菊香细细扑重帘,日压雕檐起未忺。端的为花憔悴损,一枝还向胆瓶添。“

3.心字:即心字香。烧完之后灰烬落在地上呈一个心字。明杨慎《词品.心字香》:“范石湖《骖鸾录》云:‘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著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索篆成心字也。”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三百四十余首词中用“愁”字九十次,“泪”字六十五次,“恨”字三十九次,可谓满卷凄凉语,诗成血泪书.

白话译文

黄昏的鸦群飞远了, 为什么还站在那里呆望?

象急雪一样的柳絮飘落到香阁里,晚风轻轻地吹拂着花瓶里的梅花,心字香已经烧成了灰烬.

纳兰容若的词很凄美,很幽婉,我很喜欢。

梦江南(三首)

庄著

(其一)

寒乡路,客恨只不归。

池馆残梅随月隐,戏台锦帽待歌催.

惊鹤向东飞。

(其二)

风烟起,虎啸撼昆仑。更似当年燕大将,也如今古楚骚人。

桃李满江春。

(其三)

长廊下,笛咽水空鸣。

吹面荷风缘数起,斜檐暮雨两三声。

一曲诉平生。

梦江南

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诗歌鉴赏梦江南 皇甫松一诗 人语驿桥边什么意思

梦江南

皇甫松

系列:婉约诗词

梦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注释

1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2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3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4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著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著那久违的乡音,诉说著难忘的故事。

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白香山词之警策也,景色是何等的鲜明,情调是何等的亢爽!借用苏东坡的一句诗来评价它,正所谓「水光潋灩晴方好」。相比之下,此篇显得凄迷、柔婉,又是一种境界—「山色空濛雨亦奇」,换句话说,也就是「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俞陛云《唐词选释》评语)。烟水氤氲,山色空濛,美就美在「朦胧」。能赏「朦胧」之美,然后可以读此词。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夜,已经很深了。兰烛烧残,烧焦了的烛灺无人为剪,自拳自垂自落,余光摇曳不定。屏风上猩红色的美人蕉花,也随之黯然,模糊不清了。这光景自然是一片朦胧。词人就在这一片朦胧中进入了梦乡。以下三句,便转写梦境。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梅子黄时雨如雾」(宋寇准诗句),雨帘掩蔽下的江船是朦胧的,雨帘掩蔽下的驿、桥乃至桥上之人也是朦胧的。而这一切连同雨帘,又笼罩在夜幕之中。而这一切连同雨帘,连同夜幕,又隐没在梦云缥缈之中。雨朦胧,夜朦胧,梦朦胧,朦胧而至于三重,真可谓极迷离倘恍之致了。还有那笛声,那人语。笛声如在明月静夜高楼,当然清越、浏亮,但在潇潇夜雨江船,却不免呜呜然,闷闷然。人语如于万籁俱寂中侧耳谛听,虽则细细焉,絮絮焉,也还清晰可闻,但一经与雨声、笛声相混,便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若有而若无了。词中诉诸读者的这些听觉印象倘若转换为视觉形象,仍然不外乎那两个字—「朦胧」。

随着「朦胧诗」这一新流派在现代诗坛上的出现,文学评论家们是非蜂起,对她褒贬不一。或以为「朦胧」即是「晦涩」的代名词。皇甫松这首词之美在「朦胧」,是指它的气象「朦胧」,境界「朦胧」。就语句而言,她字字如在目前,一点也不流于「晦涩」的。披文见情,一读便知词人曾经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生活和漫游过,江南水乡的旖旎风情给他留下了永远也不能够忘怀的美好记忆,使他朝思暮想,使他魂牵梦萦,终至满怀深情地飞动彩笔,写出了风流千古的清辞丽句。但「一读便知」却并不等于「一览无余」,细细吟味,全词还是很蕴藉、很耐咀嚼的。具体地说,上两句只写烛残屏暗,而词人在入梦前有一长段时间的展转反侧,居然可知;下三句只写梦中之愉悦,而词人醒时之惆怅又可于言外得之。凡此都是藏锋未露的含蓄之笔,不应草草看过。除此之外,更有一桩费人思量之事,那就是此篇的主旨究为怀念江南之地呢,还是怀念江南之人?或者,怀地、怀人,兼而有之?笔者以为,作既怀其地、又怀其人,而以怀人为主理解,可能更接近事实。如果孤立地看这一篇,也许大多数读者都会倾向于「怀地」说。但应该十分注意,词人写了章法大致相同的两首《梦江南》,她们当是一对姊妹篇。据第二首中「梦见秣陵惆怅事,……双髻坐吹笙」云云推断,则此篇所写,似乎也是当年「秣陵」(今江苏南京)之事;「人语驿边桥」之「人」,或者就是词人自己和他所钟情的那位梳着「双髻」的姑娘(「双髻」,表明她还是待嫁的少女,当是一名雏妓)吧?按照两首词中交代的节令,此篇所梦为「梅熟日」,亦即农历四、五月间;而下篇所梦则为「桃花柳絮满江城」时,亦即暮春三月。若依时间顺序编排,那么下篇应前而此篇应后,互相调换一下位置。果然如此,则「楼上寝」阕既已明白点出具体之地「秣陵」与具体之人「双髻」少女,此篇就不必重出了,其所以泛称「江南」而泛言「人语」的缘故,岂在此乎?

忆江南》这三首古诗词有哪些相同和不相同之处

梦江南·兰烬落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注释

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白香山词之警策也,景色是何等的鲜明,情调是何等的亢爽!借用苏东坡的一句来评价它,正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相比之下,此篇显得凄迷、柔婉,又是一种境界—“山色空濛雨亦奇”,换句话说,也就是“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俞陛云《唐词选释》评语)。烟水氤氲,山色空濛,美就美在“朦胧”。能赏“朦胧”之美,然后可以读此词。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夜,已经很深了。兰烛烧残,烧焦了的烛灺无人为剪,自拳自垂自落,余光摇曳不定。屏风上猩红色的美人蕉花,也随之黯然,模糊不清了。这光景自然是一片朦胧。词人就在这一片朦胧中进入了梦乡。以下三句,便转写梦境。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梅子黄时雨如雾”(宋寇准诗句),雨帘掩蔽下的江船是朦胧的,雨帘掩蔽下的驿、桥乃至桥上之人也是朦胧的。而这一切连同雨帘,又笼罩在夜幕之中。而这一切连同雨帘,连同夜幕,又隐没在梦云缥缈之中。雨朦胧,夜朦胧,梦朦胧,朦胧而至于三重,真可谓极迷离倘恍之致了。还有那笛声,那人语。笛声如在明月静夜高楼,当然清越、浏亮,但在潇潇夜雨江船,却不免呜呜然,闷闷然。人语如于万籁俱寂中侧耳谛听,虽则细细焉,絮絮焉,也还清晰可闻,但一经与雨声、笛声相混,便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若有而若无了。词中诉诸读者的这些听觉印象倘若转换为视觉形象,仍然不外乎那两个字—“朦胧”。

随着“朦胧诗”这一新流派在现代诗坛上的出现,文学评论家们是非蜂起,对她褒贬不一。或以为“朦胧”即是“晦涩”的代名词。皇甫松这首词之美在“朦胧”,是指它的气象“朦胧”,境界“朦胧”。就语句而言,她字字如在目前,一点也不流于“晦涩”的。披文见情,一读便知词人曾经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生活和漫游过,江南水乡的旖旎风情给他留下了永远也不能够忘怀的美好记忆,使他朝思暮想,使他魂牵梦萦,终至满怀深情地飞动彩笔,写出了风流千古的清辞丽句。但“一读便知”却并不等于“一览无余”,细细吟味,全词还是很蕴藉、很耐咀嚼的。具体地说,上两句只写烛残屏暗,而词人在入梦前有一长段时间的展转反侧,居然可知;下三句只写梦中之愉悦,而词人醒时之惆怅又可于言外得之。凡此都是藏锋未露的含蓄之笔,不应草草看过。除此之外,更有一桩费人思量之事,那就是此篇的主旨究为怀念江南之地呢,还是怀念江南之人?或者,怀地、怀人,兼而有之?笔者以为,作既怀其地、又怀其人,而以怀人为主理解,可能更接近事实。如果孤立地看这一篇,也许大多数读者都会倾向于“怀地”说。但应该十分注意,词人写了章法大致相同的两首《梦江南》,她们当是一对姊妹篇。据第二首中“梦见秣陵惆怅事,……双髻坐吹笙”云云推断,则此篇所写,似乎也是当年“秣陵”(今江苏南京)之事;“人语驿边桥”之“人”,或者就是词人自己和他所钟情的那位梳着“双髻”的姑娘(“双髻”,表明她还是待嫁的少女,当是一名雏妓)吧?按照两首词中交代的节令,此篇所梦为“梅熟日”,亦即农历四、五月间;而下篇所梦则为“桃花柳絮满江城”时,亦即暮春三月。若依时间顺序编排,那么下篇应前而此篇应后,互相调换一下位置。果然如此,则“楼上寝”阕既已明白点出具体之地“秣陵”与具体之人“双髻”少女,此篇就不必重出了,其所以泛称“江南”而泛言“人语”的缘故,岂在此乎?

《忆江南》全首五句,最要注意的是末了一句。这里举皇甫松的两首作比较。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画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开头“兰烬”指灯花。灯残了,屏风上画的红蕉颜色也黯淡了,是说已是夜深时候。下三句写梦境:在梅雨时节听画船的笛声,十四字概括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光景,真象一幅名画。但是不无缺憾的是,这十四字若作为一首七绝的后半首,是韵味无穷的好诗;但作为《梦江南》,后面着一句“人语驿边桥”,便嫌全首情景不集中,难免“蛇足”之讥。这个调子的结构同《浣溪沙》一样,最忌末了拖一个孤另另的尾巴。

皇甫松另一首却写的恰好: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这词开头写夜景,后三句写梦境,和前首作法全同。其所以胜过前首的,是末句紧接上两句,构成一个美好意境。“双髻”以局部见全体,写出整个美人的形象。“桃花柳絮”和笙声似无必然的联系,不同前首的笛声和雨声密切相关,但它的意境是相通的。唐人郎士元有一首《听邻家吹笙》七绝说: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无数花。

不见吹笙之人,而想象笙声出于无数碧桃之下,这是以碧桃之艳形容笙声之美,以色写声,是艺术意境之所谓“通感”。这词以“桃花柳絮满江城”作背景,写吹笙的人,也有同样艺术效果。并且它用一个旖旎风光的回忆场景,反点第三句的“惆怅”,手法意象更曲折幽美了。

《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皇甫松这两首是写“梦”,温庭筠有一首是写“望”,也是晚唐词里的名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写一个女子盼望她的情人而终于失望的心情。她希望眼前过去的船只,必有一只是载她的情人归来的,然而望到黄昏,依然落空。于“过尽千帆”句之下,用“斜晖脉脉”七字作烘托,得情景相生之妙。“过尽千帆”是写眼前事物,也兼写情感,含有古乐府“天下人无限,慊慊独为汝”的意思。清代谭献词:“红杏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也同此意。

“斜晖脉脉水悠悠”不仅仅是景语,也用它来点时间,联系开头的“梳洗罢”句,说明她从早到晚,已是整整望了一天了。也兼用它来表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斜晖脉脉”可以比喻她对情人的脉脉含情,依依不舍。“水悠悠”是指无情的他,象悠悠江水,一去不返。“悠悠”在这里是形容无情,如“悠悠行路心”,是说象过路的人对我全不关心。这样两面对比,才逼出下文“肠断白苹洲”的“肠断”来。若仅作泛泛景语看,“肠断”二字便没有来路,并且使全首结构松懈,显不出这末句“点睛”的作用。我以为,就这一词看,应如此体会,就温庭筠这一作家的人事部作品风格看,也应如此体会(温词手法都很精深细密,与韦庄清疏之作不同)。

这词字字精炼,陪衬的字句都有用意:如开头的“梳洗罢”,也不是虚设之辞,含有“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古时人采苹花寄相思,末句的“白苹洲”,也关合全首情意。这好象**中每一场景每一道具,都起特写的作用。末了五字必不是泛泛填凑。但是若不体会上句“斜晖脉脉水悠悠”七字情景交融之妙,则末句也会成为孤零零的尾巴,这样就辜负作者的匠心了。

前人对这个调的末句,大概有承上、总结、转折、伸明等几种作法。“双髻坐吹笙”是承上,“肠断白苹洲”是总结,至于作转折的,如杨慎《咏雪》:

晴雪好,万瓦玉鳞浮。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只欠剡溪舟。

末句忽作怅望不满之辞,却有不尽之意。他另有一首《咏月》,也同此作法:

明月好,流影浸楼台。金界三千随望远,雕阑十二逐人来。只是欠传杯。

末句伸明本意的,比如王世贞的一首: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柔绿”十四字是美句,末着“家在五湖东”五字,意韵更足,是伸明也是补足,在这个调子里,似乎更胜于李煜的“花月正春风”。



上阙6675字,下阙二十二字什么词牌

各种词的词牌名和规定的字数

十六字令》

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词参考

十六字令 〔宋〕蔡伸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捣练子》

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

忆江南

亦被称为:《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

忆王孙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词参考

忆王孙 〔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调笑令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词牌格式 :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如梦令

如梦令为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作,原名《忆仙姿》,因词中有二言叠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故改为《如梦令》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又名《宴桃源》、《不见》、《比梅》、《古记》、《如意令》、《无梦令》等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例词参考

如梦令 〔宋〕秦观

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乌夜啼

唐教坊曲名前蜀薛昭蕴词始名,三十六字,平仄韵转换上片三句,十八字,每句都用平韵下片四句,十八字,前两个三言句用仄韵,后两句转平韵上下片结句都是九字句,常用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句式李煜词用《乌夜啼》词牌,与四十七字的平韵《乌夜啼》调有别又名《相见欢》,《上西楼》、《月上瓜洲》、《古乌夜啼》、《西楼子》、《秋夜月》、《乌夜啼》、《忆真妃》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例词参考

乌夜啼〔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本为唐教坊曲调名出古乐府“上吉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一名《双红豆》、《相思令》、《山渐青》、《山渐青》、《长相思令》、《长思仙》、《青山相送迎》、《亿多娇》等,前人多用以写男女相思之情始见白居易词双调,平韵,三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句, 一叠韵,三平韵,一韵到底亦有后片起句不用韵的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例词参考

长相思 风萧萧

泪水流,若水流,寂寞烟波影穷秋相思满载舟

爱不休,恨不休,记忆伊人笑脸羞情空恨却留

生查子

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四句两仄韵,上去通押上下片各为一首仄韵五言绝句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始见韦应物词“查”读“楂”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例词参考

生查子〔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

点绛唇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比较简单的词牌和词牌格式是什么?

十六字令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说明:十六字令,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捣练子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南唐]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说明:《捣练子》又称《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忆江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说明:又名《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梅》《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忆王孙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忆王孙[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说明:《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如梦令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迭句),(仄)仄(仄)平平仄。

说明: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迭韵,上去通押。

乌夜啼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说明: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长相思

仄(仄)平,仄(仄)平(迭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迭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末句不能犯孤平。)

说明: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迭韵,一韵到底。

生查子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一句不能犯孤平。)

说明:又名《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点绛唇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又称为《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前两句往往对仗。)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菩萨蛮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说明: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卜算子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说明: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采桑子[丑奴儿]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说明:又称《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迭韵。

减字木兰花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说明:又名《减兰》,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诉衷情 (之一)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诉衷情(之二)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说明: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如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

忆秦娥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迭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迭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调多用入声韵。前阕后三句与后阕后三句字数平仄相同。)

说明:又名《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迭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清平乐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说明: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人人都说江南好:梦江南,究竟在梦什么?

图|西西

物道君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

唐时,有一流行的词牌名《梦江南》。

皇甫松曾梦回江南暮春的雨夜:“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而李煜忆起往昔的美好:“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图|西西

《梦江南》又叫《忆江南》《江南好》,也可以说“怀念江南的好”。

江南好,是风景之秀,点点吴山,如空碧水,使得自古诸地以拥有“小江南”为荣,处处可见西湖,更有塞上江南、塞外江南、陇上江南。

江南好,是生活之富,明清时的八府一州是中国的轴心,就如利玛窦来南京时说:“论秀丽和雄伟,这座城市超过了所有其他的城市。”

江南好,更是文化之华,绵绵丝竹,琴棋书画,园林雅集,你能想到的文化痕迹,江南都留有遗迹。

如今再梦江南,毋宁说怀念一种叫江南的生活方式。那里有风雅,也有人间,有我们求不可得的闲适放浪,也有浩荡如烟的春光。

这场江南梦,这场中国人的江南梦华录。

图|空谷寻芳

帝王的园林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有燕赵悲歌、骏马秋风、天似穹庐盖四野,而江南则是杏花春雨、低吟浅唱、小桥流水人家。

对来自北方的乾隆而言,江南是乾隆得不到的梦。

乾隆曾六次南巡,江南山水令其久久不能忘,无论是奇山秀水,抑或一块拾取的太湖石,都让他想带回干燥的北京。毕竟古时交通不便,来回不易,一块石头也有置身江南之感。

图|蒽子

但乾隆是皇帝,“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入君怀”,他便给自己造一个江南,他在圆明园大量仿建江南园林,还亲自参与设计。在第二次南巡时乾隆初见狮子林,写下诗句:“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之后就在长春园仿了一处。

比起北方皇家园林,乾隆更向往江南园林背后的诗意栖居。计成在《园治》中说:“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人真正与自然交流那一刻,本就极富诗意,但显然森严的紫禁城并不能有此体验。

图|蒽子

“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即是”、“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缘易短。”叠山设水之间,自有闲情逸致,这是繁碌的乾隆所不能拥有的诗性生活。

他一生写了四万首诗,也从未抵达中国人所言道的诗意。即便是皇帝,又何尝不想梦回江南,寻一份诗意?

图|蒽子

文人的田园梦

江南是文人笔下的田园意象。

春天,诗人写下“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民歌里唱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更有韦庄那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说得多好,每个人都在说江南好,每个来这里的人都只想和江南一起慢慢变老。江南,是中国人魂牵梦萦的田园梦。

图2|蒽子

曾写下三首《梦江南》的白居易,一生都在怀念江南。

最早,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工作繁琐,久居斗室,终于在一个春日午后,他骑着马来到了西湖边踏青,看着西湖水雾濛濛,黄莺争鸣,春草刚刚长到莫过马蹄的程度,回去写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离开江南十几年后,他在北方洛阳写过三首《梦江南》,第一句便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你看,离开多少年,他都记得红花碧水,记得山寺寻桂,钱塘观潮,还有那位善舞的女子。

江南确如让人着迷的女子,一别之后,见水是眼波横,见山如眉峰聚,只有低吟肠断,一遍遍思念着。

江南,是梦中温柔乡,自古以来,无数失意的人都逃来此地度过余生。从退隐之士到江湖布衣,江南都在接纳着那些远离庙堂之人。

江南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江南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或当如是。

每个人心中的江南梦

如果回到我们当下,江南何尝不是我们的一个美梦。这样的梦,是江南人给我们的启示,是一种超越平凡的生活理想。

戴望舒曾给女儿描绘过理想生活:“我们曾有一个安乐的家,环绕着淙淙的泉水声,冬天曝着太阳,夏天笼着清荫,白天有朋友,晚上有恬静,岁月在窗外流,不来打搅。”

“我们曾有一个临海的园子,它给我们滋养的番茄和金笋,你爸爸读倦了书去垦地,你妈妈在太阳阴里缝纫,你呢,你在草地上追彩蝶,然后在温柔的怀里寻温柔的梦境。”

图12|清凉地儿-了琹

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则是生长于江南的戴望舒所熟悉的,晴耕雨读,有园有书,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江南人所营造的生活,这一切都关乎闲暇和诗性的追求。

然而,这样的生活在现实的沉重面前,显得十分容易破碎。我们每天都在焦虑操心,沉沦于物质,不再关心日月星辰,让诗意的花园荒芜不堪。

中国人心中的“江南”,不仅仅是某个地理位置,也不仅是文化意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理想。

所谓江南,就如漆黑屋子里的灯,我们用它在现实的荒原中寻找一条路,通往闲适,逃离虚无。

图|蒽子

最后,当我们再次谈起江南,希望可以超脱地理历史与文化,指向某种理想的生活。无论是帝王所追求的诗意,还是文人向往的田园,抑或我们祈求的闲居,都愿我们终身不忘地追逐它。

那样的生活,值得引用一句诗作结尾:“如果人家窥见我们在灯下谈笑,就会觉得单为了这也值得过一生。”

单为此,值一生。

图|清凉地儿-了琹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求词牌名 格式 韵律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调笑令,词牌名。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词牌格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忆秦娥,词牌名。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阮郎归,词牌名。亦称《醉桃源》,《宴桃源》。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画堂春,词牌名。

  本调四十七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桃源忆故人,词牌名。

  本调四十八字,前后阕同,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亦称《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贺圣朝,词牌名。

  上下阕共四十九字。这一个词牌格式变体较多。但是不管是何种变体,两阕中凡五字句的节奏均为: ×、××××。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太常引,词牌名。

  亦称《太清引》,四十九字,双调,上下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南歌子,词牌名。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浪淘沙,词牌名。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鹧鸪天,词牌名。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例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虞美人,词牌名。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一斛珠,词牌名。

  前后阕共五十七字。仄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

  小重山,词牌名。亦称《小冲山》、《小重山令》。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蝶恋花,词牌名。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临江仙,词牌名。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唐多令,词牌名。

  本调六十字,通常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河传,词牌名。亦称《河转》。

  本调六十一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苏幕遮,词牌名。亦称《鬓云松令》。

  前后阕无异。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定风波,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锦缠道,词牌名。亦称《锦缠头》、《锦缠绊》。

  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谢池春,词牌名。亦称《卖花声》。

  六十六字,上阙下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

  青玉案,词牌名。亦称《横塘路》、《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天仙子,词牌名。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关于“梦江南的词牌格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646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