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古诗:金陵凤凰台(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

古诗:金陵凤凰台(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04    点击:  180 次


古诗:金陵凤凰台

网上有关“古诗:金陵凤凰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开头两句李白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落墨,用以表达对时空变幻的感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畅顺;虽然十四个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但丝毫不使人嫌其重复,更没有常见咏史诗的那种刻板、生硬的毛病。凤凰台为地点,在旧金陵城之西南。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李白用“凤凰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抒怀,而是别有机杼。从远古时代开始,凤凰便一直被认为有祥瑞的意义,并且与社会的发展有关:美好的时代,凤凰鸟则从天而降,一片天籁之声。因此,凤凰鸟的出现,多半显示着称颂的意义。然而李白在这里首先点出凤凰,却恰恰相反:他所抒发则是由繁华易逝,圣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所生发出的无限感慨。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繁华的六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长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

三四句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凤去台空”的变化时空入手,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如今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究竟留给历史什么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呢?这里含蕴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那些“投汩笑古人,临濠得天和”与“功高不受赏,长揖归故园”的高士、哲人,获得了李白特殊的尊敬。同时,李白敢于藐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偶像的精神束缚,以至于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所以,李白对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引起一些感慨之外,没有丝毫惋惜。那么,当他把历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的时候,蔑视的态度是显而易见。花草蓬勃,天地依旧,一切都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着。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千古的兴亡!

李白最著名的一首诗

#诗词鉴赏# 导语《登金陵凤凰台》是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下面就和 一起来了解下李白的七言律诗《登金陵凤凰台》,欢迎阅读!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

 诗的首联写的是凤凰台的传说,当年凤凰台曾呈现百鸟朝凤的景象,象征着王朝的兴盛;而如今再登凤凰台却是“凤去台空江自流”,诗人不禁起了历史的兴衰之感。颔联诗人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颈联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把目光投射到了眼前的山河,只见,三峰并列,南北相连,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如落青天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这两句境界阔大,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整体地表现出来。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由景再次转为抒情,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关心,对政治的担忧。“浮云”在这里只*邪之人,而“日”则是帝王的象征,因此“浮云蔽日”暗示着皇帝被*邪之臣蒙蔽,远离贤臣,使自己报国无门。结合李白的身世可知,诗人追求入仕,渴望有所作为,却受到*邪的排挤而离开长安,他的才能无从施展,心中是充满愤懑愁苦的,因此末句感叹“长安不见使人愁”,“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这是诗人登高眺望长安的结果,亦是“愁”所产生的原因。一则感叹报国无门,一则表达对朝政的担忧。

扩展阅读:李白的诗词思想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古风》其三、十五、二十四、三十九等都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逃避现实等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忆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杨升庵:李太白为古今诗圣。(《周受庵诗选序》)

 严羽: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沧浪诗话》)

 王世贞:五七言绝句,李青莲、王龙标最称擅场,为有唐绝唱。少陵虽工力悉敌,风韵殊不逮也。(《艺苑卮言》)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诗自为一体。子美学优才赡,故其诗兼备众体,而植纲常系风化为多,三百篇以后之诗,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登金陵凤凰台的赏析

诗仙李白作为天才诗人,其诗歌中无不展现出天才的气象。李白写七律诗比较少,但是每首七律都自成一格,尽显诗仙气概。李白的七律诗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登金陵凤凰台》一诗。

《登金陵凤凰台》全诗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释义: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游玩,凤凰去后凤凰台空空荡荡,唯有旁边的江水独自长流。吴宫之中的幽径已被茂盛的花草掩盖,晋代不知多少风流人物已成荒冢古丘。云雾中的三山仿佛落在青天之外,江水被白鹭洲从中间分为两条支流。天上的云朵随风飘荡,挡住了太阳,使我看不到长安,从而忧愁起来。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据传南朝永嘉年间曾有凤凰集于此山,于是筑此台,凤凰台便由此得名。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连续用了3个“凤”字,却不觉重复枯燥。反而使得音节十分明快,语言异常优美。凤凰在古代是吉祥之兆,凤凰在,则王朝兴盛。如今凤凰已去,王朝落寞,唯有江水空自流。

颔联为“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联是对于首联中“凤去台空”的具体描写。昔日繁华的吴宫,走路的小径,都被花草埋没,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晋代不知多少当时的有名人物,也早已化作尘泥,徒剩荒冢古丘。可见,繁华终究归于落寞,生死交替是自然的根本规律。该联古意盎然,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感。

颈联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人跳出了对于历史沧桑的凭吊,而转向对于大自然的描写。“三山”位于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此处烟云渺然,使得山形若隐若现。白鹭洲位于金陵长江以西,将长江分割成两道,故言“中分”。颈联气势雄伟,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是七律中难得的千古名句。

怀古及描写壮丽的自然之景之后,李白开始回到现实之中,结合现实情况,抒写“伤今”之感。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其实具有深刻的现实含义。长安为当时的帝都,乃是帝王之象的象征。如今“长安不见”,抒发出作者内心的忧愁和隐痛。

诗仙李白的作品,大抵都有其天才的气质于其中。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气象宏大,底蕴浑厚,尽显李白的浪漫主义的磅礴之气。同时对于历史的追溯,对于现实的感触,亦是触动人心!

作为南京城内著名的景点,金陵凤凰台不仅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站在凤凰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也能领略到南京城的独特魅力。本文将带您一起走进金陵凤凰台,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一、历史沿革

金陵凤凰台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曾经历了多次修建和毁坏。清朝康熙年间,凤凰台被毁,直到乾隆年间才得以重建。此后,凤凰台历经多次修缮和改建,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模样。

二、建筑风格

金陵凤凰台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典范。整座建筑采用了中式园林布局,建筑形式则借鉴了西方建筑的风格,如罗马柱式、哥特式拱门等。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得金陵凤凰台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三、登台步骤

登上金陵凤凰台,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购买门票:门票价格为40元/人,学生票20元/人。

2.进入景区:凭门票进入景区,游客需要接受安检。

3.步行登台:从景区入口步行至凤凰台,全程大约需要10分钟。

4.登上凤凰台:到达凤凰台后,需要登上楼梯才能到达塔顶。

5.欣赏风景:站在凤凰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也能领略到南京城的独特魅力。

四、值得注意的事项

1.凤凰台是一座古建筑,游客在登台时需要注意安全。

2.凤凰台位于南京市中心,交通较为便利,但游客需要注意交通拥堵的情况。

3.凤凰台内禁止吸烟和乱扔垃圾,游客需要注意环境卫生。



金陵诗词

金陵诗词如下:

1、《登金陵凤凰台》 -- 杜甫

凤凰台上凤凰游,盘旋跃舞空无由。

飞起翱翔万里外,浩气长存海底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赏析:杜甫的这首诗描写金陵凤凰台的美景,画面感极强。凤凰台位于南京城东,登上凤凰台可以俯瞰整个南京城,江水山峦尽收眼底。诗中用“凤凰游”“盘旋跃舞”来形容凤凰飞舞,气势磅礴。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又表达了对江南之美的思念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2、《金陵晚望》 -- 刘禹锡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固楼头燕如雨,千峰独秀一城阴。

参差已是三万里,江浦带来百千家。

可怜无酒无花日,赏心眼底是朝天。

赏析:这首诗是刘禹锡用“锦江”“玉垒”等细致的描写,再现了金陵城市的壮美景象。诗中的“北固楼头燕如雨,千峰独秀一城阴”描述了北固山的秀美景色,形象地表现了山水交融的场面。而最后两句“可怜无酒无花日,赏心眼底是朝天”则表达了思乡之情,令人感慨不已。

3、《金陵城上》--袁枚

金陵城上东南望,无复中原是烟花。

寒尽清江渐自明,笛声悠悠鸟自栖。

明月千里寄相思,白波横舟夜霜飞。

思君更上一层楼,愿他明月送我君。

赏析:袁枚在《金陵城上》中将南京的伟大历史与自己的感情相结合,既特别表达了对南京这座城市的深情,又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跟别的咏史诗不同,这一首诗用了不凡的思路,透过寄托思慕的相思之意,将咏史诗道文身体现的明明白白。

唐诗三百首之登金陵凤凰台

作品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这首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从艺术角度而言不及崔诗。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丘:坟墓。

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已辟为白鹭洲公园,是南京城南地区的公园。该园在明朝初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后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而雄爽”的园林,取名为东园。该园成为园主与王世贞、吴承恩等许多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时,曾慕名到该园赏景钓鱼。入清以后,因不断受到战火与人为的破坏,以致景物凋零,园林萧瑟,一代名园已成遗址。民国期间,南京市政府于1929年将该处建为“白鹭洲公园”。至日伪期间又遭摧残,公园沦为一片废墟。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察征》:“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韵译

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凤凰台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江南东道江宁县:"凤凰山,在县北一里,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死马涧。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仍置凤凰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凰山。"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一:"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唯谪仙为绝唱"(又见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

补全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

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如下:

《登金陵凤凰台》[ 唐 ]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创作背景:《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李白写黄鹤楼的诗

李白写黄鹤楼的诗句很多,下面和大家一块来看一下。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这首诗受到了崔颢《黄鹤楼》的启悟,《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非常有名的送别诗,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首诗是他流放长沙时候所作,谪仙人在流放途中也能写出如此浪漫的诗句。这首诗的影响力也非常的大。

除此之外李白写黄鹤楼的诗句还有“黄河西楼月,长江万里情”“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手持绿玉杖,相送黄鹤楼”等等

登金陵凤凰台和将进酒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白话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白话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从此不再往回奔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晚上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我们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请二位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关于“古诗:金陵凤凰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zztaimin.com/zhishi/33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